民眾反對、國會支持率下降以及最高法院可能對川普關稅政策做出致命性裁決,都讓川普窮於捍衛其經濟策略。華郵分析指出,眼下最值得擔憂應該是公眾輿論;本月初維吉尼亞州和新澤西州選舉,民主黨大勝,正是源於民眾對生活成本加劇的不滿。
最近的華郵、美國廣播公司(ABC)新聞網和益普索(Ipsos)聯合民調顯示,近2比1的登記選民反對川普關稅政策;類似民調結果全年一致,可能危及共和黨候選人明年國會選情。
許多日常用品價格仍在飆升。財政部長貝森特12日接受「福斯與朋友」節目採訪時表示,削減關稅將「迅速降低物價」。白宮發言人表示,川普總統正在推行「靈活、細緻、多面的貿易策略」。
川普以不到一年時間,將中國商品平均關稅提高近一倍,達到47%,獲得逾1兆元外國投資承諾,並在美國經濟主要領域設置保護主義壁壘。與1945年後占主導地位數十年的傳統經濟學相比,川普開闢了全新道路。
如今,在選民壓力下,川普的政策即將轉變。
曾在川普第一任期白宮工作的貿易專家艾森斯塔特(Everett Eissenstat)說:「這算是個轉捩點。川普一開始就把目標定得相當明確;我認為他在貿易議題上,已實現了這些目標。隨著時間推移,必然會看到一些調整。」
不過,小布希政府時代擔任出口管制高層官員、現任諮詢公司「博然思維」(Brunswick Group)資深顧問帕迪拉(Christopher Padilla)說:「他們知道不該徵收這麼多關稅,這些關稅損害了消費者的購買力;現在他們正在找理由降低關稅。問題是,我們當初真的有必要經歷這一切嗎?」

